1. 愛無所畏 Love Knows No Fear (錄音室現場版 Studio Live Version )
2. 一身焰火去羅馬 Her
3. 月光光 Moonlight (貝多芬鬥琴版 Beethoven Piano Battle)
4. 未濟 Yet To Come(北京鳥巢全球首唱 World Premier Live at the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 “Bird’s Nest”)
全球首發彩膠唱片以DMM Mastering印製,並由老虎魚Stockfisch唱片旗下Pauler Acoustics工作室處理 , Stampers Made in UK , Vinyl Pressing in Thailand
【Karen Mok & The Masters】同名專輯
專輯文案
【絕了!莫文蔚把《易經》唱進流行歌】
為莫文蔚的《大秀一場》演唱會生成的限定樂隊「Karen Mok & The Masters」開創華語流行音樂史上首次以易經為主題的《易經三部曲》,第一次,有人把《易經》的哲思與情感唱進流行歌,也呼應了《大秀一場》演唱會的哲學主題。
《易經三部曲 之一 豹變 》
《易經三部曲》以《豹變》開場,特邀張亞東演出,靈感源自《革卦》,用幽默但簡練的歌詞與搖滾的節奏說出《易經》「變是不變」與莫文蔚「百變」的共同本質:「唯一不變 是一直變∕一直在變 變是不變」,不想被改變,唯有自己百變,不斷地超前,「停不下來 為你所愛∕為我所愛 反轉未來∕因為你在」。當聽到「量變質變 薪水不變∕家變情變 誰有保險∕唯一不變 是一直變∕一直在變 變是不變」誰都會會心一笑。
《豹變》的英文歌名是「Metamorphosis」,歌詞巧妙地結合莫文蔚的名字:「文蔚也 君子豹變 ∕順時針 淑女百變」,莫文蔚的名字就是來自《革卦》的「象傳」: 「君子豹變,其文蔚也」。「文蔚」可以理解為「文采華美」,際是寓意,應對多變的年代,必須像豹一樣,像豹的毛皮打從內在自發生長,我們必須打從內心改變,不是表面功夫,正如歌詞說的:「從靈魂 自我蛻變」,只要我們在一起,「我們一道 並不渺小」。
當中「一隻豹 的靈巧 拱著背 躡著腳 從容撲跳」摹描豹的輕巧靈動,以豹代表一種人生的態度:「靈巧、專注、自由」,「一隻豹」不就是「一個你一個我」、「也驕傲 不刻意 為誰討好」?
《易經三部曲 之二 未濟 》
《易經三部曲》的第二部曲是《未濟》。
《易經》之妙,其一在於收結在《未濟》卦,《未濟》是「未完成」的意思,萬物不可以窮盡,所以《易經》不以上一卦《既濟》卦(已完成)結束。
「未完成」,也許就是下一個的開始,作詞人李焯雄歌詞第一段「當最後的最後∕蛻變開頭的開頭∕盡頭沒盡頭」就是延伸《未濟》的這個意思,第二段「各自刷新自己∕同行相視不語∕離自己更近」彷彿是寫莫文蔚與各位大師樂隊成員們戰友般的情誼。
李焯雄取《未濟》卦卦辭很富詩意的一句「小狐汔濟,濡其尾」再發展,寫成「日子的小狐尾巴∕沾溼了 失足打滑∕攀爬 下滑 奮發 掙扎 按捺∕笑有風沙 淚有鹽巴」。小狐狸幾乎要渡河成功了,可惜經驗尚淺的牠,卻被打濕了尾巴,失了平衡往下滑,險象橫生。我們內心是不是也有那麼一隻小狐狸,好幾次功敗垂成,奮發掙扎過,也只能暫時按捺。誰不是「笑有風沙 淚有鹽巴」?歌曲以鋼琴獨奏開始, 點點如小狐的淺淺腳印,又如初雪的晶瑩。
既然一切還是「未完成」,時間也許還有寬容,「但是夢 依然不老 為時尚早」、「但願是 晴空不老 為時尚早 若你安好」,莫文蔚的聲音配合陳明道 Terry Chan 的鋼琴獨奏這時候變為美好的祝願,溫暖感人。只要你安好,一切都為時尚早。歌曲終結前的最高音,莫文蔚唱「還早」,是的,這歌不但是寫給她的戰友們,也是寫給每一個聽歌的人,那些摯友般的情誼、愛人般的情愫:「我和你為時尚早 不潦草∕記憶的大山大水 路迢迢∕做彼此的驚嘆號∕未完成的驚嘆號 還早」、「但願是 時光不老 為時尚早∕願你安好」。
《未濟》的英文歌名是「Yet To Come」,最好的尚未來到,「The Best Is Yet To Come」。
《易經三部曲 之三 相生 》
《相生》是《易經三部曲 》的最終章,也是「Karen Mok & The Masters」的最新單曲,這次不限於《易經》的某一卦,《相生》要說的是《易經》以及萬物的背後哲思:「相生相剋」。
【回扣三部曲心路歷程在「相生相剋」的世界裡磨練與蛻變】
與《豹變》、《未濟》一樣,《相生》同樣由莫文蔚與其他大師成員陳明道 Terry Chan、荒井十一與李銖銜 James 即興同步完成編曲與旋律,李焯雄作詞,這首還加入李銖銜 James 自己編寫的英文饒舌,文字與聲音質地更加豐富。
《相生》表面是情歌,則藉由戀人「 愛有多狠 也會有多恨」愛中有恨、恨中有愛的拉扯又糾纏不清關係,寫《易經》背後的哲思:「萬物相生也相剋」。所謂「一物降一物」,就是相互滋養,也互相克制的平衡,天地的設計就是那麼「天造地設」,那麼「絕」,我們都在共生的關係網絡當中,沒有個體可以單獨存在。英文歌名是「Beget」,「一物生一物」,循環週而復始。
《相生》以合成器的鍵盤開始,混合音效,營造混沌不明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難以分明切割的戲劇感,當莫文蔚唱第一段「夜滲出了血 當一切 被抹滅∕吻得像鋼鐵 如冷冽 如推卸」,配上她自己彈奏的自創電古箏,當夜不再溫柔卻滲出了血,當擁吻也不帶暖意親暱卻只剩冷冽,只是敷衍推卸的姿態,整個世界被顛倒的廢墟感馬上建立。
莫文蔚的聲音表情平靜卻帶不甘心不服輸的堅韌,像是颱風眼中的靜,果然,李銖銜 James 的饒舌隨即而來,壓抑的情緒終要爆發,在英文饒舌段落中,莫文蔚的演唱與李銖銜 James 的說唱,精彩的交錯,男聲說要斷裂離開,女聲說感到被擠壓又被拉住,始終纏結難解,張力拉滿,如水銀般就要炸裂。在情緒高漲處,搖滾節奏越發強烈,電結他、貝斯與架子鼓的參戰,莫文蔚終於悟出「像我這麼絕」、「像你這麼絕」、「天造地設 又無藥可解」、「相生相剋 自生不自滅∕相憎相合 又短兵相接」。莫文蔚不是一味縱聲吶喊,她聲音的脆弱易碎感,讓演繹更堪玩味,最後歌曲嘎然而止,後座力強,真是「絕了」。
【一場跨越時代的記憶映畫 《相生》MV回扣成團初衷】
《易經三部曲》在 MV 企劃層面上,也以概念式地呈現限定樂團自成團到踏上巨型舞台的發展歷程。回首以錄音室創作紀為主軸的《豹變》MV,到樂團首次走上鳥巢巨型舞台的《未濟》MV,《相生》作為易經三部曲的最終章,MV 以意識流的創作形式回扣了 Karen Mok & The Masters 限定樂團成團核心理念及其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。拍攝上特別選定了街道、廢墟空間、藝術展館、體育場舞台等作為取景場景,模擬搖滾樂團一路從彼此欣賞而相聚、創始成團,逐步從街頭、Live House 場館,成長到萬人舞台的傳奇性成團旅程。此外,為了完整呈現詞曲創作中深埋的含義,MV 導演透過意識流創意概念與大後期特效,層層堆疊出《相生》的獨特性,透過仿 Analog 與 Digital 之視覺質感,結合 Glitch 效果,展現四位「Masters」從經歷音樂創作百花齊放的類比時代,一路挺進數位時代萬家奔騰時間隱喻,甚至是如今在崇尚「快消費」與智能 AI 創作的雙面夾擊下,依然仍對音樂創作保有初心,「即便舞台一直在變,面對音樂的熱情卻永遠不滅」。
此外,MV 開頭通過如解碼般的文字跳動特效,並置不同的關鍵詞,甚至出現「生相」、「相生」的鏡象組合(「眾生相」、「相生」),箇中深意頗饒富意味。MV 開頭跳轉對立字符直接帶領我們進入「吻」與「撕裂」的對視,溫柔與鋼鐵般的剛硬在畫面中碰撞,愛與傷、連結與斷裂,於一剎那間交纏激盪,而後在「生相」的字樣飛現,既是種種矛盾衝突的回應,也預示了整部作品的核心意象,傳達世間萬物所聯繫之性情,在萬物交纏,彼此碰撞與滋養下, 映照出「相生」表達的世界觀,就像在這片「生相」的宇宙裡,Karen Mok & The Masters 四位成員,分別代表的五行神獸,他們各自背負著不同的能,在他們的碰撞與共振中,「相生」的力才得以全面展開——陳明道 Terry Chen,代表「勾陳」──⼟屬性,棕⾊、穩、堅韌,為 The Masters 築起堅的音樂基石;荒井十一,代表「鹿蜀」──火屬性,紅⾊,動中生發的激情總能用鼓點燃燒每一個音符;李銖銜 James,代表「白虎」──⾦屬性,以獨有的饒舌風采及貝斯的魅力與音色,穿越舞台每一個瞬間;莫文蔚代表「⽞豹」──⽊屬性,綠⾊,一路走來以變應萬變,不斷嘗試,持續刷新自我──從抒情到搖滾、從主流到前衛,始終保持對音樂的原始熱忱,為 Karen Mok & The Masters 帶來不拘一格的創造力。
回顧《易經三部曲》的心路歷程,從《豹變》敢於創新求變的精神,到《未濟》面對困境的自我淬鍊,《易經三部曲》的終章《相生》不只是個人蛻變的總結,更揭示了宏大的世界觀:三首作品宛若一次精神修行:「在相剋中求相容,於衝突間見合一」,共同見證了 Karen Mok & The Masters 在磨練中蛻變的堅毅與勇氣。
世界萬物的運作絕非純粹二元對立,也有相互依存的共生法則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又化金;就算看似無法共存的火和水,其都能透過水生木、木生火的相生路徑擦出新火花。每一次衝突與融合,或許都是引領我們以更寬闊的視角,去面對挑戰、擁抱轉機。
從錄音室到舞台,面對來自不同背景的成員, Karen Mok & The Masters 在碰撞與共振中彼此滋養、互相成就,他們用音樂證明,「擁抱改變」只是一個起點,正如太極陰陽互相鑲嵌,在變動中尋找平衡,持續的運轉不止或許才是最終的答案。命運的相互交織與彼此成就,也並不止於舞台上的四人──真正讓這段旋律得以成立的,還有在台下傾聽的觀眾,創作者與觀者的能流動,像太極圖中那永不止息的循環,彼此推動、相生相成,有了觀眾的注視與回響,才有今日的 Karen Mok & The Masters。
【《愛無所畏(錄音室現場版) 》陳明道 Terry Chan X 莫文蔚 Karen Mok 鋼琴與演唱同步錄音演繹「愛的無畏」!】
「有一種絕對,不會盡成灰 ,信心不會枯萎,為你無所畏,既無悔,也無愧。」
2021 年與 Eric 周興哲合作之《愛無所畏》,源自於一次舞台後台的相遇,Eric 周興哲主動許下「為莫文蔚寫歌」的承諾,直到一份 DEMO 到來才讓這個心意落地。莫文蔚對於這份一直被放在心上的真摯感到動容,一聽便決定傾力完成。她再次召集金曲班底李焯雄與陳明道 Terry Chan,共同打造這首歌曲。
當年推出《愛無所畏》時作為「莫貓寶貝」漫畫第三集主題曲,即有「歌劇」版本問世,如今莫文蔚特別與 The Masters 一同推出 Live Studio Performance 錄音室版本,採用同步錄音技術,僅憑藉陳明道 Terry Chan的一架鋼琴搭配莫文蔚的歌聲呈現這首歌曲,兩人合作二十餘年的絕佳默契,與長期現場即興演繹的搭配經驗使錄音極度順利,更是「One Take,一次就過」,不僅讓現場工作人員紛紛感嘆兩人默契太好、效率十足,也讓錄音師十足震撼!
此次《愛無所畏(錄音室現場版)》在陳明道 Terry Chan 重新編曲的琴音鋪排中,與莫文蔚的演唱相得益彰,陳明道 Terry Chan 從歌曲甫進以十足沈浸的點點琴音彈奏,緩緩刻畫流瀉出的情意繾綣,而後在低音與高音琴鍵的排比堆疊下,引出莫文蔚的細膩演唱,同步錄音技術將莫文蔚的聲線與陳明道 Terry Chan 的鋼琴「互動」線條展現得更為靈動,二者宛若對話般的一來一往,不僅相互交融且一體成型,讓人訝異於這些精細的情感表現與渲染力十足的演繹皆來自「One Take」的錄音過程:無法重複的現場演繹同步錄音,琴音彈奏與嗓音共振中彼此成就,也許這便是現實與夢幻交錯中,情感最無懼的迴響。
【《月光光(貝多芬鬥琴版) 》 以三人六手鋼琴聯彈貝多芬樂曲 匯聚樂隊音樂能量!】
以光明志,以樂會友,借童謠入曲,譜成長之歌。
2023年,在夏日的最後一個月圓前,莫文蔚攜手三位「哥哥」 — 歐陽靖 MC Jin、李銖銜 James 與張淇,一同以「玩」的心態開啟合作,用「匠人」般審慎的心雕刻每一個音符細節,推出這首「莫貓寶貝 IP 主題曲」—《月光光》,在月光的暈染下,用音樂力量挖掘每個尋常中隱藏的不平凡。《月光光》以貝多芬《月光奏鳴曲》第三樂章中之經典鋼琴段落作為歌曲重要元素,並取樣廣東粵語童謠 《月光光》經典唱段,一改原先童謠大調曲式,轉小調後融合搖滾與嘻哈說唱元素,翻轉童謠靜謐的音樂成色,成為一首囊括異質曲風與多元聽感並帶有工業風格的 Nu Metal 歌曲,明確刻畫出莫貓寶貝主題—「每隻小貓心底待覺醒的黑豹力量」,直指每一個人心底其實都藏著一股強大能量,皆能化身「莫貓寶貝」,成為自己世界裡的超級英雄,鼓勵人們勇於摘除心底對自我的限制。
《月光光》作為莫文蔚 Karen Mok「大秀一場 The Big Big Show」演唱會 The Masters 核心篇章「眾神回歸」之集大成之作,將先前輪番出場的四位「The Masters」樂隊成員一同帶出,匯聚四人音樂能量與震懾人心的搖滾力量,屢屢點燃演唱會現場,讓現場粉絲無不動情於樂隊的現場演繹能力!
此次收入的《月光光(貝多芬鬥琴版) 》錄音室版本中,為更點歌名「月光光」主題,也是對音樂大師貝多芬的致敬,Karen Mok & The Masters 直接於歌曲中融入一段貝多芬《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(Beethoven "Moonlight" Sonata, III "Presto Agitato”)》與《第五號交響曲(Beethoven: Symphony No. 5 in C minor, Op. 67: I. Allegro con brio)》的改編橋段,以三人三架鋼琴 Battle 的形式展現,激烈的音符走勢,默契的三人六手同步彈奏,將歌曲持續推向高潮,三人彈奏結合《月光奏鳴曲》及《第五號交響曲》的「貝多芬致敬組曲」,也與每一次開放式體育場演唱會現場中那高掛黑夜的月光交相輝映,就像那隻心底的豹借著月亮光暈向現場觀眾喃喃低語 — 「勇於掙脫心底的鐵籠,喚醒屬於自己的力量」。
【The Masters 成員李銖銜 James 跨刀包辦譜曲製作《一身焰火去羅馬》 用旋律譜出人生的史詩級篇章 】
如果人生是點點焰火, 你想做個短暫而絢麗的高空煙火,讓火花和煙硝去當這場冒險的學徒?抑或作一絲目睹人間煙火的煙花棒,看漫漫星火持續傳唱刻骨的體驗?
《一身焰火去羅馬》是 The Masters 成員李銖銜 James 攜手莫文蔚的作品,不僅獻出自己的創作壓箱寶,更擔綱音樂製作人,特別邀請韓國知名人聲錄製大師 MAXX SONG 襄助,在其巧手之下聲音錄製的空間與層次感異常豐富;詞作部分則力邀作詞人段思思跨刀,以第三人稱視角側寫逐愛的堅定步伐——把「即便為愛受傷,也要燃盡自我」的坦蕩刻畫得極具詩意。
「理所當然很無聊!」、「要做就做不一樣的!」、「要把日子過得很有趣!」、「做你所愛,愛你所做!」…,這都是莫文蔚一路上與時間相伴、跟自己對話後不斷建立與形塑的基石,歌曲呈現的「畫面感」、意境與莫文蔚一直以來秉持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,因此帶著這些感悟的莫文蔚一聽到李銖銜 James 這首歌曲,便十足傾心,在演唱時盡展「莫式唱腔」,用她毫不做作的演唱技巧,添加具有磁性的喉音、帶有情感厚度的唇齒音、極有戲劇張力的真假音轉換、時而走入的鼻音,甚至是突而的停頓與氣音,都極大賦予了歌曲的情感積累,讓聽眾彷彿隨著她的聲線走過山谷、步入曠野,成就一場內心冒險的敘事,既是女性視角的告白,也是她一貫對人生「執著且樂觀」的註解。
【莫文蔚 Karen Mok「大秀一場 The Big Big Show」北京鳥巢演唱會精彩再現!繼與歌迷共創 MV 後,再獨家收入現場同步錄音版,與粉絲一同「回蔚」當日份感動!】
《未濟》於萬人鳥巢全球首唱,溫暖傳遞面對改變的從容心態。
莫文蔚 Karen Mok「大秀一場 The Big Big Show」2024 北京鳥巢演唱會,作為莫文蔚出道第 31 週年的新嘗試、新挑戰、新創造,用「大」作為文眼拉開其演藝生涯的嶄新下半場,以首位北京鳥巢開個唱的流行女歌手之姿繼續書寫其「百變」樣態。
莫文蔚 Karen Mok「大秀一場 The Big Big Show」演唱會概念跳脫傳統,重塑對時光與萬物的理解,打破線性時間、建立假設——「如果宇宙大爆炸不是從無到有的開始,而是由繁花正盛走向歸零的結束,人性將如何掙扎?」莫文蔚以三幕劇形式與音樂編排呼應這一概念,打破演唱會慣例,呈現一場截然不同的大秀——從金曲開篇,並借由新曲再創新局,亦對應上了未濟卦象之含意。未濟卦象提醒我們,結束同時也是新生的開始。
《大秀一場》透過金曲迴響、萬人齊唱,在鳥巢上空的陣陣歡呼聲中孕育下一階段的萬千可能,此次黑膠中獨家收錄《未濟(北京鳥巢全球首唱版)》呼應李焯雄在《未濟》中以平實字句寫下心境——「最後的最後 / 蛻變開頭的開頭 / 盡頭沒盡頭」——提醒我們,即使生活反覆,也可在頓號與逗號間勇敢放下「驚嘆號」——「做彼此的驚嘆號 / 未完成的驚嘆號」,成為撬動可能性的奇點。
夢想或許就在不遠處,就像莫文蔚在《大秀一場》最終與觀眾分享的初衷:「宇宙很大,時間很長,用力在自己的人生舞台大秀一場!Dream Big!Work Hard!Make It Big!」